4月4日,在2023中国翻译协会年会期间,中国翻译协会医学翻译委员会正式成立并成功举办“译心医意:医学翻译主题论坛”。论坛特邀翻译界、教育界、产业界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医学翻译企业的相关代表,共同探讨中国医学语言服务行业现状及医学翻译人才培养的新机遇、新挑战,这是历届年会中首次就医学翻译设置分论坛进行专题研讨。
论坛上,举行了中国翻译协会医学翻译委员会成立仪式。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王刚毅为委员代表颁发了聘书,并对委员提出了殷切希望。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程维宣读了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翻译协会医学翻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外文局人事部主任杨建平致发布辞并发布了《中国医学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蓝皮书(202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党委书记李和民结合蓝皮书内容进行了解读。中国翻译协会医学翻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李伟勇主持医学翻译委员会成立仪式及发布环节会议。
中国翻译协会医学翻译委员会秘书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朱珊主持会议主旨发言环节。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会长、教授单宝枝围绕“新时代中医药全球传播规范化路径探索:实践与展望”的主题,从多年从事中医药对外传播的感悟出发,介绍了中医药全球传播重点、中医药国际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中医药全球传播规范化路径探索的相关实例。
世界卫生组织脆弱关怀合作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苏永刚以“国际医疗卫生合作与语言服务”为题,介绍了国际医疗卫生合作的现状和基于此开展的语言服务与人才培养。
瑞士中医药大学校长李一明作视频发言。他指出,海外中医发展的关键在于中西文化的认知与接受,文化的多样性、认知的不同性、接受的差异性都可以通过心灵的感悟去研究探索,最终挖掘出人类的同根性。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姜飞作了题为“医疗卫生国际传播:现状与展望”的发言。他从传播学的角度,将跨文化传播与医学翻译相结合,认为医学翻译既要跨越传播的边界,也要跨越文化的边界,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卢凤香以“医学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展望”为题,解读了首都医科大学培养医学翻译人才的课程定位,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语言产出能力和医学专业能力。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原代理院长王继雨作了题为“发挥委员会作用,开启医学翻译行业新篇章”的发言,他认为,委员会应在打造医药卫生领域翻译“中国标准”、构建中国医药卫生国际传播人才“蓄水池”、搭建交流平台和机制等三方面着力下功夫,成为连接医学领域学界、教育界、产业界的纽带,开启医学翻译领域的新征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医学语言服务研究中心负责人陈庆主持了圆桌论坛。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刘娅,西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薛英利,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俊,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国栋,新乡医学院外语学院翻译专业教研室副主任张志全,北京雅信诚医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瑞锋,北京爱特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监赵嘉敏,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学翻译副总监黄翔等围绕“译者与医者:人才培养与创新融合”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圆桌论坛围绕当前人才培养标准欠缺、与市场期待不符、不能精准定位所需人才等内容进行了交流,与会嘉宾认为高校和企业应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翻译协会医学翻译委员会主办,北京雅信诚医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