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关于协会> 大事记> 正文

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材料汇编

2024-10-23

来源:中国翻译协会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0411 北京

 

 

●与时俱进,为繁荣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新贡献——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及中国翻译成就展纪实   

●翻译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加油器——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式上的书面讲话(许嘉璐)   

●把翻译之桥建设得更宽阔——在中国翻译成就展剪彩仪式上的讲话(赵启正)   

●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黄华)   

●致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的贺词(季羡林)      

●全球化与多元化对翻译工作者意味着什么——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词(参考译文)(贝蒂•科恩)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词(宋书声)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努力开创译协工作的新局面——中国译协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宋书声)      

●中国翻译协会章程(草案)   

●中国译协关于对三个分支机构和五个团体会员表彰的决定      

●在中国译协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宋书声)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闭幕词(刘习良)   

●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郭晓勇)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名誉会长、名誉理事、顾问、领导机构成员和理事名单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领导机构主要成员简介   

 

 

●与时俱进,为繁荣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新贡献——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及中国翻译成就展纪实

20041147日,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译协名誉会长黄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外文局局长蔡名照,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周明伟、郭晓勇,国际翻译家联盟主席贝蒂·科恩、国际译联部分执委等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临时因故不能前来出席大会,向大会发来了贺词,充分肯定了翻译对于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巨大作用以及广大翻译工作者的重要贡献;黄华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词,贝蒂·科恩女士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我国著名学者、中科院院士、中国译协名誉会长季羡林先生从医院向大会发来了贺词。中国译协所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中央有关单位54个团体会员和9个分支机构的近350名理事和特邀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

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宋书声会长代表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翻译协会章程》(草案);推举产生了以刘习良为会长的新一届中国译协领导机构;表彰了中国译协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中国译协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科技翻译委员会、翻译服务委员会分别被授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先进分支机构”称号,陕西省译协、福建省译协、广东省译协、西安译协、青岛市译协分别被授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先进团体会员”称号。会议闭幕之际,中国译协还召开了第四次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对文学艺术及民族语文翻译领域118位做出突出贡献的翻译家进行了表彰。

本届理事会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中国译协章程进行了重大修订。新章程(草案)明确了未来中国译协作为学术性、行业性社会团体的性质,使中国译协的业务和职能范围在原来学术领域的基础上向行业领域扩展和延伸,译协的会员组成也从原有的翻译团体,扩展到从事翻译及与翻译工作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这是翻译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译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新章程(草案)报国家民政部审核后将尽快付诸实施。

配合本届理事会会议的召开,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同期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主办了中国翻译成就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翻译界举办的首次大型专业展览,也是世界上首次举办的以翻译成就为主题的专业展览,展览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国际译联领导的高度赞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以及中央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参观了展览。刘云山同志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举办中国翻译成就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翻译工作对于增进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中外交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要充分尊重翻译工作者的劳动,支持和促进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参观展览后,他说:“翻译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出席中国翻译成就展剪彩仪式并致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国外文局局长蔡名照,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周明伟、郭晓勇,国际译联主席贝蒂·科恩、中国译协的领导和出席本届全国理事会会议的代表以及资深翻译家代表、国际译联执委等150多人出席了剪彩仪式。我国资深翻译家代表程镇球、沈苏儒、屠岸、高莽和国际译联主席贝蒂·科恩共同为成就展剪彩。

本次展览受到国内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在我国翻译领域处于领军地位的外交部、中国外文局、新华社、中央编译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军队系统、中国译协及有关分支机构和部分省、市、区译协、香港翻译学会、从事翻译出版、翻译人才评价、翻译培训和翻译软件开发机构等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单位组团参展。展览共分翻译与媒体传播、翻译与网络传播、外交翻译、军事翻译、翻译出版与版权贸易、民族语文翻译、翻译人才评价与教育培训、翻译服务产业与行业自律九大版块,以大量实物和图片充分展示了翻译工作在促进我国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新闻出版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了中国翻译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以及翻译工作者的巨大贡献,其中部分内容是首次公开展出,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展览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翻译界的强烈反响。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以及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中央和地方各新闻媒体对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和中国翻译成就展进行了及时报道。

会议和展览虽已落下帷幕,但留给我们许多思考。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国际译联领导人热情洋溢的讲话,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既是对我们翻译工作者成绩的认可和肯定,更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我们感到任重而道远。中国译协将以此次会议和展览为契机,更广泛地团结全国的广大翻译工作者和翻译行业的工作者,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探索在新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学术研究和参与行业管理有机结合的新型办会模式,继续推进翻译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依法参与翻译行业指导、行业规范和行业管理;维护翻译工作者的权益,反映翻译工作者的诉求;健全和完善译协内部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开创中国译协工作的新局面,为繁荣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新贡献。

 

●翻译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加油器——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式上的书面讲话(许嘉璐)

2004114

各位理事,各位同志: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今天下午在北京开幕,让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因为重要公务在外而不能出席今天的会议,只能作一个书面发言,以此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向远道而来参加会议的国际译联主席贝蒂·科恩女士和国际译联的其它执委,表示问候和欢迎。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的老朋友。2001年和2002年,我曾应邀出席你们分别在钓鱼台国宾馆和西苑饭店举行的两次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并为受表彰者颁发荣誉证书。当我把荣誉证书颁发给那些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翻译家并与他们紧紧握手时,他们兴奋庄重的情绪深深打动了我。从他们的脸上和他们的目光中,我感受到他们对终生从事并做出突出贡献的翻译事业充满了自豪感和幸福感,这不能不让我对那些老翻译家们充满敬意。

我是研究语言学的,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语言学和翻译学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我有许多朋友是从事翻译或外语教学的,因此我对翻译工作并不陌生。

我认为翻译工作十分重要,这是由翻译活动的社会性决定的。翻译活动最本质的作用是为人类拆除语言文字障碍,促成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这种沟通与交流的结果,往往能启迪新的感悟、新的智慧、新的视角,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推动力,这是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不可缺少的加油器。最有说服力的例证当属《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大量马列经典著作的译入中国。这些社科类经典译入中国,并经中国人在实践中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便使中国社会发生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世人瞩目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地球“变小”的今天,怎么评价翻译工作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我认为可以说,近百年来中国的翻译工作是世界翻译史上十分光彩的一页。

西方有人在评论《圣经》翻译的重要意义时曾给予翻译工作者这样的赞誉:“翻译如同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进来;翻译如同砸碎硬壳,让我们享用果仁;翻译如同拉开帷幕,让我们能窥见最神圣的殿堂;翻译如同揭开井盖,让我们汲取甘泉。”说得真好啊!这里不仅说出人类社会多么需要翻译工作,也说出翻译工作者的职业是多么的光荣和崇高。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翻译工作者始终是沟通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传播人类先进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先行的群体。因此,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翻译事业的发展。共和国成立之后,很快组建起各类培养翻译人才的大专院校和从事翻译工作的专门机构。有的翻译机构,如中国译协的主管单位国际新闻局(中国外文局的前身),早在建国前夕就着手筹备,并与新中国同日诞生。55年来,广大翻译工作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翻译工作者的作用更加凸显,任务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不难设想,一个全面开放、蓬勃发展的社会,没有同样蓬勃发展的翻译事业,该会是什么样子。

国际翻译家联盟给2004年国际翻译日确定了:“多语并存与文化多元性”这样一个令人赞赏的主题。我十分赞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文化多元性的全球宣言中对关于“人类文化的多元性犹如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一样必要”的提法。因为一个多语并存,不同文化共生,又通过翻译使之互相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存共荣的多彩世界,才是大家共同的期盼。

各位理事: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外宣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外宣工作中的作用。我希望你们的全国理事会会议能遵循会议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开创译协工作的新局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中国经济正快步融入世界,空前开放的中国,呼唤翻译事业的发展。广大的翻译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愿大家以满腔的热情,渊博的学识,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中,为中华和平崛起大展宏图,为促进各国交流,维护世界和平多做贡献。

最后预祝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把翻译之桥建设得更宽阔——在中国翻译成就展剪彩仪式上的讲话(赵启正)

2004114上午930

尊敬的贝蒂·科恩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在“中国翻译成就展”开展之际,我代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的这次展览是建国以来中国翻译界的首次大型展览,据了解,也是国际翻译界的首次专业展览。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个展览会在中国翻译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一页。
  人类得以共存与沟通,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就必须借助语言的翻译。从古希腊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到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翻译活动的多彩多姿,从我国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到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从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到“五四”运动以及马列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火种在中国的传播……,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翻译始终都起着不可或缺的先导作用,人类通过翻译致力于沟通交流的努力是伟大而崇高的。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使中国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走近中国,翻译之桥的必要性及其贡献不言而喻。
  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最多,但使用汉语的国家却几乎最少,这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大障碍。中国人学习外语人员中,在校的大、中学生就有8000万之多,能用外语阅读和专业交流的人与日俱增。但不能由此就认为专业翻译和相应机构就不那么重要了。这可是个极大的误区!由于传统文化、社会发展、政治体制的区别,和需求相比,能精当地翻译的专业人士真是凤毛麟角。要改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声音和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与中国的国际地位远不相称的现象,就必须彻底走出这一误区。我希望中国译协第五届理事会要讨论的主题,就是如何振兴中国的翻译事业,并希望全社会要进一步高看中国译协。
  在进入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传媒的世界化的同时,人们要求保持文化的多元性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是面对世界空前开放的国家,跨文化传播必将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就给作为文化传播与交流媒介的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面对机遇和挑战,翻译工作者自当与时俱进,不辱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我特别希望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在中国对世界的双向文化传播中,更能够在中国对世界的方向发挥更大的组织、引导作用,做出新贡献。
  最后,预祝“中国翻译成就展”取得圆满成功!

●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黄华)

2004114

今天是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会开幕的日子,我愿借此机会向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向与会代表以及全国的翻译工作者表示祝贺!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翻译工作始终是沟通中华文明、促进人类先进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先导。特别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中国翻译工作者致力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沟通交流的努力,不仅日益重要,而且是伟大而崇高的事业。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新近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为我们指出了建设繁荣、和谐、民主、文明的现代化中国的目标,这是中国翻译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作为一名老外交工作者,深知它对于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你们感到鼓舞和高兴。希望中国翻译工作者继续努力工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繁荣昌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在此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致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的贺词(季羡林)

2004114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各位参加中国译协理事会会议的代表们:

欣闻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在北京举行,我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尽管我不能到会,但作为学界的一个老兵,想到翻译,我感慨良多。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融会与碰撞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翻译始终都起着不可或缺的先导作用。

对外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翻译事业更是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翻译学术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翻译使中国融入世界,也使世界走近中国。学翻译、教翻译、研究翻译、评论翻译、从事翻译职业工作已经成为与对外开放同步前行的社会文化热点之一。中国译协作为全国性的翻译学术团体,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组织协调作用,中国翻译工作者的努力和成果有目共睹。

新世纪是你们的世纪,在面临众多机遇的同时也许会碰到更严峻的挑战。衷心希望大家能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促进中外交流、为中国的兴旺、为人类的发展多做贡献。

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ty, What Do They Mean for Translators?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Fifth National Council Meeting of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of China

November 4, 2004

First, I want to thank you, in my own name and in the name of the FIT Executive Committee, for your kind invitation. We com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Please let me introduce my colleagues of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FIT: Ms. Bente Christensen from Norway, Vice President of FIT; Mr. Peter Krawutschke from the U.S., Treasure of FIT; Ms. Miriam Lee from Ireland, Secretary-General of FIT; Ms. Sheryl Hinkkanen from Finland, hostess of the next FIT World Congress in 2005. I am also happy to introduce Mr. Ari Penttilä, President of the Finnish Association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He will also wait for you at Tampere, Finland next year. We are all thrilled to be here, in a part of the world we do not visit very often.

Our profession is growing. It is growing everywhere. The demand for our services is growing in volume because of globalization, and it is also growing in the number of languages translated because of emerging economies like yours, in China. For instance, Chinese is more and more in demand in the West Coast of Canada and a brand new TV Channel aimed at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France just hired 14 translators from Chinese to French. I really think this is a sign of vigor and health for the profession and, considering what has been done so far in China, it is probably not the last time we see each other.

Globalization is not coming. It is upon us and we see it in the news everyday. It has meant, for our profession, the crea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viders of translation services and of a new discipline called localization. These big translation companies have also created or are using new tools which enhance the translator’s performance, sometimes for the good, sometimes not. Sometimes, the translator is torn between conflicting requirements and is not given the right conditions to do a proper professional work. That is wher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and FIT have a role to play. They have to set guidelines for their members and their members’ clients so that translation is carried out professionally in order to avoid errors that can sometimes be fatal. We do not say it often enough, but a mistake in, say, assembly instructions of an electric device, can be very damaging, as can be an error in the numbers of a very important financial report.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is crucial as it is the warranty of goo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hence efficient trade and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and economies. It is our role, as associations, to make the public aware of the necessity of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and to fight the belief that anyone who is bilingual can be a translator. If it were so easy, we would not have created university degrees, would we?

We have to do it, and we have to do it together. That is the strength of FIT. All together, we have to convey the same message of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through our associations, through the regional centers and through FIT as an international body.

But globaliz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we have to leave out culture and diversity. UNESCO has issued a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 which, in the UNESCO General Secretary’s own words “aims both to preserve cultural diversity as a living, and thus renewable treasure that must not be perceived as being unchanging heritage but as a process guaranteeing the survival of humanity”.

To me, diversity means first and foremost people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and exchanging. And how are they going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if not through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ors are therefore going to be increasingly in demand in the years to come. That is why I am talking of a golden age for our profession. Never in history have we been so indispensable to trade, culture, peace, and humanity. However, translators in general are very discreet people and do not know how to market their skills. The nature of our work requires from us to render a message and disappear, so that the final reader does not realize it is a translation. We are so accustomed to disappear that we forget how indispensable we are.

Just imagine one day in the world without translation. The United Nations,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all the NGOs, the transnational companies, TV channels, newspapers, etc. would all be mute. We are like the electricity in the wires and the water in the tap. They are so natural to most of us that it is only when they are unavailable that we realize how useful they are.

Keep that in mind and spread the word!

I want to wish you all a very fruitful and successful meeting, and thank again the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of China for their warm welcome and exquisite hospitality.

 

Betty Cohen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ranslators FIT

 

●全球化与多元化对翻译工作者意味着什么——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词(参考译文)(贝蒂•科恩)

2004114

首先,我想以我个人和国际译联执行理事会的名义对你们诚挚的邀请表示感谢。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现在请允许我向你们介绍我的同事:来自挪威的副主席柯本迪(Bente Christensen)女士,来自爱尔兰的秘书长米丽雅(Miriam Lee)女士,来自美国的司库毕德(Peter Krawutschke)先生,来自芬兰的国际译联第17届世界大会组委会主席谢莉(Sheryl Hinnkannen)女士。我也很高兴向大家介绍芬兰口笔译协会主席潘阿理(Ari Pentillä)先生。我们非常高兴能来中国,因为以前我们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在世界各地都迅速增长。全球化使翻译服务的需求量猛增,新兴国家,如中国的崛起,也使翻译的语种大大增加。例如,加拿大西海岸地区对中文的需求稳步增长,一个新近设立的专为法国华人社区服务的电视频道雇佣了14个中译法的翻译人员。我认为这是我们翻译行业欣欣向荣的表现。中国翻译界所取得的成就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

全球化已不是远景,它已成为现实,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时有所闻。全球化对翻译行业而言意味着建立大型国际翻译服务机构,意味着创建一门新的专业——本地化。这些大型翻译公司还通过开发或使用新工具来辅助翻译工作,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时,客户的要求自相矛盾,翻译人员无所适从;有时翻译工作者无法获得完成专业工作所必须的工作条件。翻译协会和国际译联应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他们必须为自己的成员和成员的客户制定一些规则,以确保以专业方式进行翻译工作,避免出现有可能致命的错误。电器组装说明书中的一处错误,或重要财务报告中的一处数字错误,都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这方面我们强调的还不够。专业的翻译非常关键,它是顺利高效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国际贸易的保证。我们翻译协会的任务就是使公众意识到专业翻译的必要性,并挑战懂两种语言就能做翻译的谬论。如果翻译这样容易,我们还用得着设立翻译专业学位吗?

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共同的使命。这也是国际译联的力量所在。我们必须通过每一个协会,每一个区域中心,以及国际译联本身,传达同一个信息:翻译必须专业化,这样才能确保翻译的质量。

但是,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我们的文化和多元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文化多元性全球宣言》就提出,要把文化多元性作为一种鲜活的、不断更新的宝藏予以保护,而不是作为没有生命的、一成不变的遗产加以继承。

我认为,多元性首先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与交流。没有翻译和翻译工作者,理解就无从谈起。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翻译和翻译工作者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我认为我们翻译行业正处在一个黄金时代。贸易、文化、和平、人道等都离不开翻译,翻译在历史上从未如此不可或缺。 然而,翻译工作者一般都隐身幕后,不知道如何宣传自己的技能。我们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们传递完信息就消失掉,不能让读者觉察到翻译的痕迹。我们已经习惯隐身而去,以致于我们都忘了我们是多么的不可替代。

请大家试想一下,世上一日无翻译会怎样。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各种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电视台,报纸等等,都将鸦雀无声。翻译工作者就象电线中的电流,水管中的水流,直到我们失去他们时才发现他们对我们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请谨记此言并广为传播。

祝大会圆满成功!再次感谢中国译协的盛情邀请和热情款待。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词(宋书声)

2004114

尊敬的黄华同志,

尊敬的蔡名照副主任,

尊敬的国际译联主席贝蒂•科恩女士,

各位理事,各位特邀代表:

 大家下午好!

 深秋时节,正当全党全国人民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之际,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今天在北京开幕了。这是我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理事会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允许我代表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代表出席大会的来自全国各省市区和中央国家机关的300多位理事和特邀代表,对前来参加本届大会开幕式的各位尊贵的嘉宾和专程来华出席我们大会的国际译联主席贝蒂 •科恩女士及国际译联其他领导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对应邀出席本届大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翻译界的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

 第四届全国理事会会议以来,我会各分支机构、各地译协和我国广大的翻译工作者,在开展翻译学术研究、从事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培训和翻译服务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天上午刚刚开幕的中国翻译成就展,集中反映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工作者在各个活动领域中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现在,来自祖国各地和不同岗位的翻译界代表们齐聚北京,在未来的四天里,我们不仅要相互交流各自的工作经验,畅谈各自的体会,还将共商译协和翻译事业的发展大计。

我相信,在与会的全体理事和特邀代表的共同努力下,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一定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

谢谢大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努力开创译协工作的新局面——中国译协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宋书声)

2004114

各位理事、各位特邀代表:

1998年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召开第四届全国理事会会议以来,已过去了六年。在进行工作报告之前,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以及全国的翻译工作者,向在过去六年中相继去世的、为我国翻译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叶水夫先生、李越然先生等老一辈中国译协领导人、资深翻译家表示深切的缅怀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六年,是跨世纪的六年。六年来,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对外交流空前活跃,为翻译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正是在这六年当中,由我会倡议的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已列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我会参与制定的翻译服务国家系列标准已陆续出台,翻译产业正作为一支新兴的生力军登上我国的经济舞台。翻译研究、翻译教学成果显著,翻译学科建设有了飞速发展,翻译教育培训蒸蒸日上。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翻译同仁,开拓进取,奋发图强,成绩卓著,为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可以不无骄傲地说,这六年是翻译事业开拓发展、繁荣昌盛的六年,是翻译产业欣欣向荣的六年,是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六年。中国译协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我们广大的翻译工作者以及我会各分支机构和成员组织的共同努力,是我们携手开拓进取、辛勤耕耘的结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译协,向我会的全体会员,以及工作在各个领域的翻译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但是,我们在面对划时代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在翻译数量大增的同时,却缺乏对翻译质量的有效评估和监督;我国的翻译教学力量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各种翻译考试、资格水平认证制度还有待规范和完善;翻译服务企业、翻译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翻译行业管理尚未到位;翻译理论的研究远不充分,与国际翻译学术界水平相比尚有差距;翻译资源亟待进一步整合与开发。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就是在遍布机遇和充满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召开的。我相信,为了翻译事业的繁荣,为了中国译协的发展,我们会紧紧地抓住机遇,勇敢地面对挑战。

现在,请允许我代表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向出席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的各位理事和特邀代表,做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请大会审议。 

第四届全国理事会会议以来的工作回顾

一、翻译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章程》规定,举办各种与翻译有关的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和其他学术交流活动,是译协的一项主要任务。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以来,中国译协及其所属各分支机构、各地译协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组织召开全国性翻译学术研讨会共30多次,各地译协组织召开各类翻译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和翻译讲座近150次,时间关系这里不能详细论述。这些翻译学术研讨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参加人数较多,社会影响较大;二是这类研讨会具有较浓厚的翻译学术气氛,会上发表的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三是论文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涵盖了外事、科技、社科、文学艺术、民族语文、对外传播、经贸、法律、翻译教学和翻译理论、翻译服务、词典编纂、翻译软件和机器翻译等领域。这些学术会议构成全国翻译学术研讨活动的主流,带动并促进了翻译学术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的迅速发展。译界学者的理论研究意识在增强,翻译学,作为一门日趋成熟和发展的独立的人文社会学科正逐步成为译界的共识。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高质量的翻译及翻译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优秀的专业翻译人才及翻译研究人才脱颖而出,翻译研究机构及翻译院系在全国一些院校相继成立,独立的翻译学学位点已开始在某些院校建立。

我会会刊《中国翻译》及译协系统其他学术性期刊为我国的翻译学科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和影响。《中国翻译》杂志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以其较高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品位连年被评为全国外语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评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中国译协的一些分支机构和各地译协在编辑出版会刊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科技翻译》、《民族译坛》、《译友》等已成为译界很有影响的学术期刊。近几年又有《上海翻译家》、《译苑》等译界报刊问世,并且办得较有特色。我国译界期刊园地正呈现出一派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

二、为规范翻译服务市场和拓展行业职能做出有益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随着各活动领域中外合作交流的发展,翻译服务市场在不断拓展。20021月,中国译协四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翻译服务委员会并报民政部审批。同年11月,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获民政部批准,于20037月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译协新成立的第9个分支机构——翻译服务委员会,带有明显的行业性特点。该委员会成立以后,同年8月在成都举行了全国第三届翻译经营管理工作研讨会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该委员会倡议并起草的我国翻译服务领域第一个推荐性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规范 第一部分:笔译》于200311月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正式颁布, 200461日起正式实施。《翻译服务规范》的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翻译服务行业法规上的空白,对翻译服务市场将起到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配合《翻译服务规范》的实施,该委员会今年主办了全国首期翻译公司总经理座谈会,学习贯彻《翻译服务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天津召开了第四届全国翻译经营管理工作研讨会,发表了《翻译服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和《翻译服务行业诚信经营公约》。上述活动为规范翻译服务市场和拓展译协行业职能做出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三、表彰资深翻译家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20001月中国译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做出了在中国译协各专业委员会和各地译协开展表彰资深翻译家活动的决定。

中国译协外事翻译委员会、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和社会科学翻译委员会分别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准备,经报常务会长会议审议批准,共表彰了455位在外事外交、对外宣传、社会科学、文学及民族语文翻译领域贡献突出、成绩卓著的资深翻译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等领导同志亲临表彰大会并为受表彰的资深翻译家颁发荣誉证书,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同志致信大会表示祝贺。经中国译协常务会长会议审议批准,上海、天津、云南、宁夏、贵州、黑龙江、陕西等省区市译协共表彰了63位资深翻译家。表彰资深翻译家活动,反映了我国社会对翻译工作和翻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老一代翻译家的渊博学识、卓著业绩、突出贡献和高尚译德译风的充分认可,同时也对激励广大中青年翻译工作者爱岗敬业、提高业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译协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把这项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四、翻译人才和翻译师资培训得到进一步拓展

开展办学和翻译培训是中国译协明确规定的主要任务之一。为适应社会发展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翻译人才和翻译师资队伍,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于19972004年先后举行了四次全国暑期英语翻译高级研修班以及全国暑期英语口笔译翻译教学高级研修班,总计参加者逾700人次,以其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学风受到了翻译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成为进行翻译人才和翻译师资培训的固定模式和品牌。西安译协创办的西安翻译学院近几年来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创立品牌,扩大规模,成为国内民办教育的成功范例,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成为“以会办学,以学养会的成功典范”。据初步统计,还有许多地方协会如广东省译协、长春市译协、四川省译协、山东省译协、成都市译协、广州市译协、广州外事翻译学会等也都在外语翻译教育培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组织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翻译培训,其中广东省译协1999年成立的广东省翻译自学考试辅导中心已具相当规模。中国译协及各省市译协的翻译培训活动带动了我国整个翻译培训市场的兴起。.

五、协助中国外文局推进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中国译协自上届理事会起,就一直积极倡议举办全国性翻译资格考试,并全力协助国家人事部和中国外文局开展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的前期筹备工作,包括参与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推荐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拟定相关实施办法和考试大纲等。此项工作由于同时得到了中国译协各分支机构、各地译协和社会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有效配合,所以进展比较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国家人事部于20034月向全国印发了《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决定由中国译协的业务主管部门----中国外文局组建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负责考试实施工作,并于同年12月在全国部分城市进行了试点考试。实行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填补了我国翻译专业资格国家认证的空白,是提高翻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翻译人才评价体系朝着社会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新的尝试。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促进翻译队伍的健康成长、规范翻译市场和推动翻译事业的更快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利用译协资源,组织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中国译协和各地译协领导班子在新世纪和新形势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做了许多工作,开展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社会公益活动。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于1986年推出的“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活动,已成为我国翻译界组织时间最长、参赛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竞赛,对促进我国青年翻译人才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务委员唐家璇热情称赞这项竞赛活动,他在致第十五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活动的贺词中说:“《中国翻译》主办的一年一度的翻译竞赛活动,对提高青年人的翻译水平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我很支持,希望能逐年办下去,而且越办越好。”

各地译协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组织力量为社会提供翻译咨询服务,组织开展翻译竞赛、公共环境英语纠错、协助和承担当地翻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和翻译职业资格考试等社会公益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会员参加译协活动的积极性,增加了协会的凝聚力。陕西、青岛、福建、黑龙江、浙江、湖北等地译协在这方面的工作尤为突出,陕西译协至今已组织了109队美国环球志愿者在陕西各界进行义务讲学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青岛市译协组织的英语翻译大赛和演讲比赛、天津市译协组织的英语口译大赛、湖北和武汉译协推出的“江城10万市民说外语大行动”等活动都在当地产生了强烈反响;福建、厦门、浙江、湖北等译协在实施英语翻译资格认定和英语翻译等级考试,黑龙江、贵州等译协在承担当地翻译专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以及许多译协在当地公共环境外语标牌纠错方面都在当地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一些协会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先进社团”的光荣称号。

七、译协的组织建设有了新的发展

为加强对社团的组织管理和有效监督,充分发挥各类社团组织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领域中的作用,民政部于2000年对全国性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顿和重新登记。中国译协以其规范的管理和有序的活动顺利通过了民政部的审核,予以重新登记。2002年,民政部对已获重新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进行审核登记,中国译协的8个分支机构——文学艺术翻译委员会、社会科学翻译委员会、科学技术翻译委员会、军事科学翻译委员会、外事翻译委员会、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翻译教学和翻译理论委员会顺利通过审核,准予登记。同时,国家民政部还正式批准中国译协成立第9个分支机构——翻译服务委员会,并准予登记。

第四届全国理事会会议以来,中国译协相继吸纳了新疆外交翻译协会、成都市翻译协会、长春翻译工作者协会、广州外事翻译学会和大连翻译工作者协会为团体会员。目前,中国译协在各中央机关、省、自治区、市中的团体会员总数共54个,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广东省译协、福建省译协、贵州省译协等不少地方译协组织建设也得到加强和完善,协会组织机构不断健全,会员及会员单位逐年增加。

八、对外交流与合作有了进一步加强

中国译协作为国际翻译家联盟(简称国际译联,英文简称FIT)的团体会员,六年来积极参加了国际译联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历次重要会议,如分别派团出席了1999年在比利时蒙斯召开的第15届、2002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16届国际译联世界大会,组团参加了2001年在香港举行的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前不久,中国译协与清华大学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翻译界的代表林戊荪、韩建国、黄友义和邱举良,分别以国际译联理事的身份出席了在比利时、意大利、芬兰、加拿大、法国和瑞典召开的国际译联理事会会议。中国译协派员参加了200311月在巴黎举行的庆祝国际译联成立50周年暨国际翻译研讨会。中国译协为加强与国际译联及其所属会员组织之间的联系,接待了来华访问的国际译联副主席彼得·布什博士,丹麦、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翻译组织代表。中国译协和各地译协根据国际译联每年确定的不同主题,多次组织报告会、座谈会和相关活动,庆祝国际翻译日。中国译协秘书处与国际译联秘书处经常保持联系沟通,互通信息。这些活动增进了中国译协与国际译联及各国翻译组织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了中外翻译界的学术交流。

在回顾和总结译协的工作成绩时,我们愿向中国译协的业务主管部门和挂靠单位——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向中国译协各分支机构和各地译协的业务主管部门和挂靠单位及其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长期以来,他们关心和指导我们的工作,为帮助译协开展活动从人力、财力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同时,我们也不会忘记全国各地那些多年坚持译协工作的同志,他们许多是业余兼职,不计报酬,克服各种困难,热心为译协和社会服务。他们对翻译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对社团工作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敬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然而,成绩已成过去。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甚至空白。在本届理事会会议召开之前,各地译协也对中国译协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中国译协作为我国翻译领域唯一的全国性组织,对于全国翻译界的状况未做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缺乏对全局的把握;译协组织较为涣散,缺乏凝聚力和社会知名度;对于学术研讨和交流缺乏应有的计划、组织和引导,有些研讨会的学术水平不高;面对专业翻译人才匮乏的现象,译协缺乏行之有效的培训战略;译协在维护翻译工作者权益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是体制上存在某种障碍,有的是由于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

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开创译协工作新局面

为改变上述局面,尽快适应翻译事业、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在各个领域的拓展给中国译协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的要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探索在新时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学术研究与参与行业管理有相结合的新型办会模式,继续推进翻译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依法参与翻译行业指导、行业规范和行业管理;维护翻译工作者的权益,反映翻译工作者的诉求;健全和完善译协内部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开创中国译协工作的新局面。为此,我们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促进翻译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

在翻译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方面,中国译协及其所属各分支机构应加强与各地译协、高等院校以及相关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有效整合资源,继续推进翻译学术研究。要加强对翻译学术活动的组织计划性,注重实效,精选课题,组织专题性、系列性的研讨活动,对所涉及课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付诸出版,让社会更广泛地关注翻译研究的动态和进展,了解并认可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进一步奠定翻译作为一门专业和独立学科的地位,促进翻译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译协各专业翻译委员会以及会刊《中国翻译》和译协系统的其他学术期刊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组织引导作用。

翻译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能否健康发展,首先取决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培养人才,应坚持两条腿走路,既注重高素质的基础型翻译专业研究人才、翻译师资人才的培养,也注重应用型翻译专业实践人才的培养。随着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的逐步推开,翻译培训市场进一步扩大,各地培训机构正在迅速发展起来。中国译协应充分利用其在翻译领域的丰厚资源,提出可行的人才培训规划,并协调全国会员组织开展多层次翻译人才的培训,为翻译事业的发展培养后备队伍。

此外,要努力加强与国际翻译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相关组织合作举办各种学术研讨和培训活动,出版翻译专业学术著作。通过这些往来与沟通,了解学习国际同行严谨、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研究理念、研究成果,同时宣传中国的翻译研究和学科建设成就,以期尽快在翻译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各方面与国际翻译学术界接轨。

二、进行行业指导,参与行业管理

中国译协现行章程规定,中国译协是一个全国性群众学术团体。2003年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的成立,表明译协的业务范围开始从翻译学术领域向翻译行业领域扩展延伸。即将提交给本届理事会会议进行审议的《中国翻译协会章程》(草案)很重要一项修订内容,就是明确了中国译协作为学术性、行业性团体的性质,要求中国译协依法治会,进行行业指导,参与行业管理。这是中国译协顺应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对于中国译协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中国翻译事业的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

针对目前翻译市场鱼龙混杂、缺乏管理的状况,中国译协新一届全国理事会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继续推动翻译相关标准的制定,确立翻译市场的游戏规则

继第一部翻译领域的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之后,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正在推动另外两部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审定工作。中国译协将大力支持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宣传推广工作,同时应考虑建立执行国家标准的评估认证体系和认证机构。例如,配合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翻译公司的质量认证;开展全国性的纠错活动,努力争取国家有关部门赋予中国译协在某些重要翻译领域的质量评估和审核权,最终建立对翻译质量的有效监督和评估机制。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翻译服务质量、树立翻译行业品牌, 从而使翻译服务行业逐步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进行翻译行业调研,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市场需求扩大,翻译服务企业以及与此相关的翻译软件和翻译培训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有成产业之势。但是,翻译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咨询服务业的一部分,没有被当作一个独立的行业,因此其整体发展状况尚无准确的统计数据,翻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也难以体现。

中国译协应发挥全国性组织的优势,与会员组织和业界企业携手开展行业调研。同时这一项目的启动也有利于推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如统计局和工商局制定相关政策,指导翻译行业走上正规、良性的发展道路。

三、宣传翻译事业,加强译者自律,维护译者权益

中国译协作为全国广大翻译工作者和翻译相关企业的代言人,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宣传翻译事业、维护翻译工作者权益的责任。过去,中国译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远不能满足广大翻译工作者的要求。今后,中国译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开展公益活动,提升译协形象

社会对翻译的曲解在很大程度上与译协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为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开展一些与翻译相关的公益活动,使大众了解翻译和翻译协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一些地方译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译协配合本届全国理事会会议举办的首届中国翻译成就展也是向社会宣传翻译事业的一次尝试。这些活动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对于提升译协形象,进而提高翻译的地位起到了促进作用。

奥运会和世博会这两项重大国际活动在中国举办将为中国翻译界带来巨大的机遇。还可以利用每年一度的国际翻译日,围绕国际翻译日的主题,组织各种宣传活动。中国译协将团结广大会员,利用各种机会广泛宣传翻译的作用,并用实际成果验证翻译的作用。

2、加强译者职业道德自律,开展表彰资深翻译家和翻译著作的评论、评奖工作

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翻译市场急剧扩大,翻译人才储备不足,翻译中粗制滥造、盗版剽窃等不良现象较为严重。这一方面损害了我国翻译界的声誉,另一方面使原译者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不利于调动翻译工作者的积极性。

中国译协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继续开展表彰资深翻译家的活动,以在全社会弘扬老一辈翻译家严肃、认真、负责的高尚译德译风;同时在适当时机开展优秀译学研究成果及优秀译著的评奖工作。通过这些活动,努力使翻译界形成严肃认真、积极健康的学术氛围。对于各种急功近利的低劣、抄袭剽窃之作要坚决进行曝光和批判,决不姑息。中国译协以及各分支机构、各会员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这一行列里来,中国译协会刊《中国翻译》以及各地译协组织的刊物在这方面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中国译协还建议借鉴国际有关组织的经验,推动翻译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的确立。

3、提供信息和法律服务,切实保障翻译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译协将通过其自身以及会员组织的网站和出版物等平台,提供国内外有关翻译工作者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案例等相关信息,让广大翻译工作者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在翻译工作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提供舆论和咨询支持。同时,应考虑在适当的时候,成立翻译工作者的法律援助机构,以期能够更大限度地维护翻译工作者的权益。

为了支持中国翻译事业的顺利发展,中国译协倡议在适当的时机建立中国翻译基金,并希望能得到广大会员以及相关业界的参与、支持与配合,使基金的运作形成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共同投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良性机制。

四、加强组织建设,规范内部管理

中国译协目前实行团体会员制,并设专业委员会(分支机构),负责在其指定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推动这些领域工作的发展。团体会员和分支机构对于译协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译协在内部组织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规范之处,例如:中央国家机关与中国译协的关系不明确,会员权利与义务没能很好地体现,分支机构的管理不规范,会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渠道,一些地方译协很少或几乎没有开展活动等。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中国译协的发展。

中国译协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认为,必须加强译协的内部组织建设,增强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建立良性合作机制。

1、吸纳企业和个人会员,规范会员管理,奠定发展基础

会员是一个协会的根基所在,协会是为会员提供服务的组织。因此,会员的组成及其管理直接关系到协会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译协过去实行单一的团体会员制,团体会员也局限在个别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自治区、市翻译工作者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现在已经不能适应业界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在翻译领域很有造诣的翻译家希望加入中国译协,作为对他们业绩的一种肯定;以翻译服务、培训和软件开发为主体的翻译产业也希望加入中国译协,以期得到社会支持,提升企业形象,在译协这个大家庭中共商大计,共谋发展。有鉴于此,已获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通过的中国译协章程修改草案,将团体会员的范围扩展到了翻译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并增加了吸纳个人会员的条款。这将有利于中国译协广泛团结翻译界的力量,充分调动翻译工作者和与翻译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共同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

中国译协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根据会员组成的调整制定了《会员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对于会员的资格、权利、义务、管理和所享受的服务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以使会员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规范分支机构管理,促进各领域翻译事业的发展

中国译协目前下设9个专业委员会,代表中国译协在其指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这些分支机构是中国译协推动各个专业翻译领域工作发展的具体实施者。目前,各专业委员会都能坚持开展活动,并均通过民政部的审核准予重新登记。但是,委员会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委员会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与协会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内部管理也不够规范等。

 中国译协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通过的《中国译协分支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对于分支机构的性质、设立条件和程序、权利义务等做了明确的规定。这将有利于协会和各分支机构共同合作,在各个专业领域里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以上草案都将提交本届理事会会议审议。但是,要理顺各种关系,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中国译协应充分发挥全国性组织的协调职能,本着为全国广大会员提供服务的精神,团结各地会员共创品牌,共谋发展。

五、增进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

中国译协一直与国际翻译界保持着联系,除了参加国际译联举办的各项活动外,还与一些国家的译协保持着密切联系,特别是通过“亚洲翻译家论坛”与亚太地区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翻译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今后,中国译协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如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等学术与行业组织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翻译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中国译协还应利用自身优势,努力协调和促进国内外翻译界同行间的沟通与交流,为翻译领域的国际合作奠定基础。例如,通过会刊、中国译协网站、《会员通讯》等信息平台及时报道国外翻译界的最新动态,并通过国际会议、相关国际组织的网站和出版物等宣传中国翻译界的发展;组织国内外翻译界同行之间的互访与交流活动;在条件成熟时举办国际性会议、展览、论坛等活动。

各位理事,各位特邀代表: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时代,也是中国翻译事业大展鸿图的时代。我们在面对历史所赋予的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翻译事业要发展,要进步,翻译工作者要得到社会的充分尊重和认可,实现这一切都别无选择,只有靠我们精诚团结,努力奋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有为才能有位。路在自己脚下。让我们抓住机遇,以新的理念、新的姿态和新的精神风貌去构建中国翻译事业的宏伟大厦,迎接中国翻译事业的辉煌明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翻译协会章程(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会名称为中国翻译协会,简称中国译协。英文名称为Translators Association of China TAC)。

第二条 本会是由全国与翻译工作相关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自愿结成的学术性、行业性非营利组织。

第三条 本会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执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其宗旨是开展翻译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翻译人才培养和翻译队伍建设;进行行业指导,参与行业管理;维护翻译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开展与国内外相关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条 本会接受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和国家民政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会会址设在北京市。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会的业务范围:

1.         团结全国翻译工作者,加强翻译界的联系与合作,繁荣翻译事业;

2.         举办各种与翻译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

3.         开展与翻译相关的服务、咨询、办学和培训等工作;

4.         开展行业调查研究,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

5.         维护翻译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6.         开展与国内外相关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外翻译学术交流,增进友好往来;

7.         出版会刊,编印翻译学术资料和书籍,宣传翻译事业。

第三章 会员

第七条 本会会员分为团体会员、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凡拥护本会章程,愿意加入本会的相关机构和个人均可申请加入本会。

1. 团体会员指中央国家机关设立的翻译社团,省、区、市的翻译社团,中国人民解放军设立的翻译社团及其他相关社会团体;

2. 单位会员指从事与翻译相关的业务或支持翻译事业发展的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3. 个人会员指从事翻译专业工作,并取得一定业绩,或从事与翻译相关的业务,并取得一定业绩,或支持翻译事业并做出一定成绩的个人。

第八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

1.         交入会申请书;

2.         由常务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审批入会申请并颁发会员证书。

第九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1.         本会内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         参加本会的活动;

3.         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

4.         对本会工作的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5.         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1.         遵守本会的章程;

2.         执行本会的决议;

3.         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

4.         完成本会委托的工作;

5.         按规定交纳会费;

6.         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相关信息。

第十一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连续两年不交纳会费,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二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警告或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三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团体会员、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中按照一定比例推举产生。

根据需要,本会可以邀请有关人士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

1.         制定和修改章程;

2.         选举和罢免理事;

3.         审议理事会或理事会委托的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4.         决定终止事宜;

5.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四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的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五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六条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任期五年,由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理事连续两次无故不参加理事会会议者,其理事资格自动取消。

第十七条 理事会的职权:

1.         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2.         选举和罢免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选举和罢免常务理事;

3.         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4.         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5.         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6.         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7.         决定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8.         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9.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10.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八条 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九条 理事会任期内至少召开两次会议, 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条 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六分之一。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对理事会负责。

在理事会闭会期间,常务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1.         执行理事会的决议;

2.         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会议;

3.         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4.         建议增补或更换理事;

5.         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6.         决定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7.         聘请有关人士担任本会名誉会长、名誉理事、顾问;

8.         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9.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10.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一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由到会的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一年召开一次会议,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三条 本会的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         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2.         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3.         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原则上不超过70周岁;

4.         身体健康,能坚持本会领导机构的日常工作;

5.         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6.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 本会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经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五条 本会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经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 本会法定代表人为本会秘书长,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七条 在常务理事会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授权的常务会长会议行使下列职权:

1.         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

2.         召集和主持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

3.         检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贯彻落实情况;

4.         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5.         决定增补或更换理事;

6.         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7.         决定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8.         决定聘请有关人士担任本会名誉会长、名誉理事、顾问。

9.         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10.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11.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八条 本会秘书长和常务副秘书长领导秘书处开展日常工作,负责具体落实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会议的各项决议、决定。

第二十九条 本会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常务副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常务副秘书长为专职。常务副秘书长、副秘书长由秘书长提名,常务理事会决定。

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1.         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2.         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3.         提名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4.         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5.         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三十条 本会下属的各专业委员会是本会开展工作的分支机构。经常务理事会决定,报请业务主管单位审核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审批后设定。

第三十一条 各专业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各委员会的设置、调整和主任、副主任、秘书长人选由本会秘书处报请常务理事会决定。

第三十二条 各委员会须按照本会的章程制定其活动规则,经常务理事会批准后严格按照活动规则组织开展活动。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三条 本会经费来源:

1.         会费;

2.         捐赠;

3.         政府资助;

4.         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5.         利息;

6.         其它合法收入。

第三十四条 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三十五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六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七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八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九条 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四十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一条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二条 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十三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三十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四条 本会因故需要注销时,由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五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六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七条 本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八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

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草案)经20041175届全国理事会会议表决通过。

第五十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理事会。

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五十二条 本会的军队团体会员、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在执行本章程的同时,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军内社会团体的规定。

 

●中国译协关于对三个分支机构和五个团体会员表彰的决定

中国译协各分支机构和各地译协: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199811月召开第四届全国理事会会议以来,各分支机构和各地译协认真履行章程,努力开拓进取,在开展翻译学术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加强翻译教学或在翻译培训、为社会提供翻译服务、规范翻译服务市场和参与翻译行业管理,或在参与实施翻译职业资格考试、承担当地翻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或在利用译协资源优势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好评,有的协会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先进团体”光荣称号。

为鼓励先进,激励我会的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更好地开展工作,繁荣我国的翻译事业,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国译协会长会议提议,并经中国译协四届九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在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召开之际,对开展活动积极、工作有特色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下列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进行表彰:

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

科学技术翻译委员会

翻译服务委员会

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

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

广东省翻译工作者协会

西安翻译工作者协会

青岛市翻译工作者协会

同时,分别授予上述三个分支机构“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先进分支机构”荣誉称号,分别授予上述五个团体会员“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先进团体会员”荣誉称号。

中国译协希望,受到表彰的上述三个先进分支机构和五个先进团体会员,珍惜荣誉,谦虚谨慎,继续努力,再创佳绩。希望我会其他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向他们学习,努力履行章程,发挥自身优势,勤奋工作,锐意进取,为开创译协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新贡献。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

   二零零四年十月二十二日于北京

 

●在中国译协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宋书声)

2004116

各位理事,各位特邀代表: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想代表中国译协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对受到表彰的我会三个分支机构——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科学技术翻译委员会和翻译服务委员会,五个团体会员——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广东省翻译工作者协会、西安翻译工作者协会和青岛市翻译工作者协会表示热烈祝贺。

在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召开期间,组织表彰我会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这项活动很有意义。这是中国译协成立以来首次对所属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进行表彰。1998年第四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召开以来,各分支机构和各地译协开展了许多工作,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少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有些译协被当地民政厅(局)授予先进社团荣誉称号。各分支机构和各地译协过去六年报送中国译协的有关材料,特别是本届理事会会议召开之前报送的工作总结,都反映了这些情况。为加强交流,鼓励先进,激励我会其他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更好地开展译协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中国译协四届九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做出了“中国译协关于对三个分支机构和五个团体会员表彰的决定”。

关于这次表彰活动,我想代表四届常务理事会在这里做几点说明。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这次表彰我会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的决定,做得比较晚,不像我们正在开展的表彰资深翻译家活动,首先经常务理事会做出“关于开展表彰资深翻译家活动的决定”,决定中对表彰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被表彰者所需的条件标准都做了明确规定。中国译协这次表彰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是在筹备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的过程中,接受了我会部分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的建议,经常务理事会研究后做出的这个决定。建议者认为,利用召开全国理事会会议之机,表彰部分工作开展得比较好、成绩比较突出的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并安排时间请这些受表彰单位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向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理事和特邀代表介绍他们的工作经验,交流他们的工作体会,一定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常务理事会经研究,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因此通过了刚才宣读的那个决定。根据 “中国译协关于对三个分支机构和五个团体会员表彰的决定”,授予这些单位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牌,可使交流大会开得更好,气氛更热烈、更隆重,更能达到弘扬和鼓励先进、激励和带动我会更多的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开创我会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我要说明的是,尽管这次表彰的决定做得比较晚,但我们今天所表彰的八个单位是大家比较公认的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单位,中国译协领导曾在不同的场合对这些单位做过口头表扬,中国译协秘书处每年在向常务理事会汇报我会当年工作的文字材料中也对这些单位的工作多次予以充分肯定,200011月在杭州召开的中国译协第四次全国秘书长会议上,曾安排这些单位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介绍他们的经验。多年来,这八个单位在开展翻译学术研究、出版学术期刊、实施翻译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和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组织翻译教学和翻译培训、利用译协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翻译咨询服务和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规范翻译服务市场和参与翻译行业管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可,为我会增添了光彩,为繁荣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贡献。以上事实足以说明,授予这八个单位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称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他们作为我会的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是当之无愧的。

第三,表彰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不能像开展表彰资深翻译家活动那样,先制定一个统一标准,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去衡量和审定被推荐者是否符合标准。我会各分支机构和各会员单位,各自的条件和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很难制定一个统一标准。常务理事会只能根据中国译协秘书处提供的材料和信息来决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六年来有些分支机构和会员单位报送中国译协秘书处的信息较少,比如这次召开全国理事会会议之前,秘书处曾要求各分支机构和各会员单位报送六年工作总结,以便掌握更全面、准确的资讯,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单位至今未报送任何文字材料,这不仅使秘书处在起草四届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时失去了相应的信息,也为我们这次开展表彰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活动增添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很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单位开展了许多活动,工作很有成绩,因没有及时通报中国译协秘书处,工作和成绩鲜为人知,成了默默做奉献的无名英雄。

最后,我想说的是,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都要实事求是。今天被表彰的八个单位,他们在译协工作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或非常突出的成绩,我们应充分肯定,但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已经完美无缺,已经达到了极至。希望受表彰的单位珍惜荣誉,谦虚谨慎,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对于大多数未被表彰的单位来说,他们在各自不同的条件下,开展了许多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只是相对先进单位来说有一定的差距,望大家发扬成绩,认真总结,虚心向受表彰的单位学习,把译协的工作做得更好。

各位理事、各位特邀代表:

我们今后还将继续开展表彰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的活动,希望这次表彰活动能带来积极效果,并期待今后能涌现出更多的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我们将总结这次表彰活动的经验与不足,把这项活动开展得更好。

谢谢大家!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闭幕词(刘习良)

2004117

各位理事、各位特邀代表:

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宋书声会长代表中国译协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翻译协会章程》(草案),推选产生了中国译协新一届领导机构,表彰了先进分支机构和先进团体会员,中国译协又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中国翻译成就展。

今天,为期四天的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落下帷幕。首先,我提议,请允许我代表中国译协新一届领导机构和第五届全国理事会的理事和特邀代表,全国的翻译工作者,向以宋书声会长为代表的中国译协上届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1998年以来,在中国译协第四届全国理事会领导机构的主持下,中国译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这是人所共知有目共睹的。我相信,他们对中国翻译事业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将载入中国译协史册。

第五届全国理事会推举我为中国译协新任会长,这是对我的信任和重托。我将努力工作,带领新一届领导机构,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争取把协会的工作做好,以不辜负大家的重托和期望。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翻译事业和翻译工作者队伍得到了迅速壮大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翻译产业正作为一支新兴的生力军登上我国的经济舞台。这种新形势给中国译协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是我们在新时代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国翻译协会章程》(草案)如果最后通过民政部的审核,将为中国译协今后的工作,提供法规依据;宋书声会长的工作报告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几天来各位理事和特邀代表本着主人翁的态度,认真讨论大会文件中的每一项内容,也对中国译协今后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届领导机构将在近年来中国译协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机制,努力探索推进学术交流、依法参与行业管理有机结合的办会模式,不断拓展译协的业务范围和服务职能。

对今后译协工作,在这里我只想重申以下几点:

首先,学术性仍是今后中国译协性质的主要特征。因此,促进翻译人才、翻译研究人才、翻译师资队伍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组织高质量、高品位学术活动,整合学术资源,推动翻译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促进翻译学术繁荣与进步仍是今后中国译协的主要任务。

其次,中国译协章程修改草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明确了中国译协作为学术性兼具行业性的性质和进行行业指导、参与行业管理的职能。这表明译协的性质将从学术性向行业性拓展和延伸,译协的业务范围和服务职能在扩大。这是时代和翻译事业自身发展对中国译协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译协将支持并积极协调翻译服务委员会多做工作,为使我国翻译服务行业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我认为,加强中国译协与国际翻译界的交流与合作,也应成为今后几年中国译协的重要工作之一。应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与国际翻译家联盟、国际翻译同行和翻译组织多方面沟通与合作。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在国际译坛上,能够闪现更多中国学者的身影,能够回响更多中国学者的声音。中国译协应在这方面做更大努力,服好务,搭好台,使中国的翻译学术研究、翻译学科建设与翻译行业管理不断取得进步。

第四,要加大力度,健全和完善中国译协的组织建设。新章程一旦获准通过,中国译协的会员建制将得到扩展,团体会员除原有的各省市区译协外,还将吸纳翻译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作为会员单位,同时将吸纳个人会员。对中国译协来说,这是新课题,也是新尝试。因此,中国译协新一届领导机构需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也希望各分支机构和各地译协能够支持与配合,大家携手共同把这件事情办好。使我们的团体真正成为一支不断成长壮大、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勃勃生机的群体。

最后一点,中国译协是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组织和家园,是翻译工作者的代言人。作为新一届领导机构,我们首先要求中国译协要当好这个角色,要树立服务意识。正如我刚才所讲,要为广大会员服好务,搭好台。同时,从中国译协领导到各分支机构、各团体会员单位,都要牢固树立章程意识,只有依法办会,依章程办会,才能得到广大会员的信任,才能产生凝聚力,不断壮大力量,团结广大翻译工作者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会议即将结束,各位理事和代表就要踏上返程,祝大家旅途愉快,事业进步,幸福安康。

现在我宣布,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闭幕。

 

●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郭晓勇)

2004117

尊敬的宋书声顾问并中国译协上届领导,

尊敬的刘习良会长并中国译协新一届领导,

尊敬的各位理事、各位特邀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在为期四天的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暨中国翻译成就展即将同时落下帷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外文局和蔡名照局长向大会及展览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译协本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和中国翻译成就展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关注和肯定,许嘉璐副委员长临时因故不能前来出席会议开幕式,但发来了书面讲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赵启正主任也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中国翻译成就展剪彩仪式;老一辈革命家黄华、爱泼斯坦不顾年迈亲临大会祝贺;国际翻译家联盟主席贝蒂·科恩女士也应邀出席会议开幕式和成就展剪彩仪式。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关注与支持,对我们广大翻译工作者的关怀和希望,同时也表明中国翻译事业的日新月异正日趋受到国际翻译界的关注和认可。

几天来,通过出席会议,参观中国翻译成就展及同与会代表的近距离交流,耳闻目睹了我国翻译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各条战线广大翻译工作者的业绩与贡献,深切感受到了翻译工作者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也为多年来中国译协克服各种困难,为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进取感到欣慰。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纪。在这样的时代,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必将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也对从事这项工作的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次会议,推选出中国译协新一届领导机构,通过了第四届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国译协章程修改草案,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特别是对中国译协章程进行了重大修改,把依法进行行业指导、参与行业管理的内容写入章程,使中国译协的业务范围从原来的学术领域,扩延到行业领域。这是翻译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译协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希望中国译协能够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在新一届领导机构的带领下,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认真发挥社团和行业组织的作用,解放思想,更新机制,积极探索在新时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学术研究和参与行业管理有机结合的新型办会模式,为繁荣我国的翻译事业,促进中外交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自中国译协1982年成立二十多年来,作为业务主管单位,中国外文局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中国译协力所能及的关心和支持。在这里,我愿代表外文局领导再次表个态:面对新世纪翻译工作者的责任和任务,中国外文局一定会一如既往,继续支持中国译协的工作,支持中国译协的发展。

谢谢大家!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名誉会长、名誉理事、顾问、领导机构成员和理事名单

名誉会长

黄华  爱泼斯坦  季羡林

名誉理事  (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 蒙  王树森  王效贤(女) 王新善  王耀臣  冯世则  刘品大  刘祖慰  刘重德  刘德有  孙天义  孙绳武  安淑渠(女) 朱谱萱  许磊然(女) 过家鼎  齐宗华(女) 何卓云  何锡麟  吴文焘  吴克良(女) 张庆年(女) 张香山  李大万(朝) 李文俊  李 佩(女) 李顺然  李 莎(女) 李鸿范(蒙) 杨武能  杨宪益  杨 绛(女) 沈苏儒  沙博里  阿不都沙拉木·阿巴斯(维) 陈必娣(女) 陈冰夷  陈 弘  屈 洪  易克信  林 林  林丽韫(女) 金万善(朝) 洛布桑(蒙) 胡启恒(女) 草 婴  赵仲元  涂纪亮  唐 笙(女) 徐 坚  高 莽  屠 岸  章 琨  绿 原  黄阿玲  傅加平  程镇球  董宁川  裘克安  赖恬昌  樊以楠  冀朝铸  戴鸣钟  魏荒弩  魏璐诗(女)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宋书声  林戊荪  浦寿昌  阎明复

会长

刘习良

第一常务副会长

赵常谦

常务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丹珠昂奔(藏) 韦建桦  任吉生(女) 施燕华(女) 唐闻生(女) 郭晓勇 

蔡祖铭

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祖诒  尹承东  石 坚  刘忠原  朱英璜  吴希曾  张柏然  李 丹  李亚舒  杜瑞清  杨德炎  邱举良  周树春  修 刚  哈图卓日克(蒙) 曹卫洲  黄友义(回) 黎 导  戴炜栋 

常务理事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祖诒  丹珠昂奔(藏) 尹承东  韦建桦  石 坚  任吉生(女) 刘习良  刘忠原  孙承唐  朱英璜  吴启金  吴希曾  张世斌  张柏然  张援远  李 丹  李亚舒  李朋义  杜瑞清  杨德炎  肖晓明(女) 邱举良  周树春  修 刚  哈图卓日克(蒙) 施燕华(女) 赵常谦  唐闻生(女) 徐式谷  徐新民 晏 勤  郭晓勇  曹卫洲  黄友义(回) 韩建国  蔡祖铭  黎 导  戴炜栋 

秘书长

黄友义(回)(兼)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理事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树德  丁祖诒  丁 晶(女) 丁衡祁  于平安(女) 于 涛  丹珠昂奔(藏)区 鉷  孔令锦  尹承东  方祥生  方梦之  毛思慧  王凤祥  王东风  王 宁  王平庚  王正仁  王立弟  王众一  王刚毅  王 红(女) 王克非  王宏印  王金铃  王 复(女) 王 宾  王景堂  王誉公  韦建桦  仝保民  冯 源(女) 卢 敏  叶星踪  叶荣鼎  白开元  石 坚  边彦耀  买买提·艾力(维) 仲伟合  任吉生(女) 关富玲(女) 刘习良  刘云波  刘开华  刘和平(女) 刘忠原  刘保春  刘树森  刘洊波  刘贵云  刘晓东  刘瑞祥  刘靖之  华先发  华留虎  吕国军  吕 俊  孙文方  孙艺风  孙光成  孙守义  孙迎春  孙承唐  孙继文  孙致礼  孙锡远  安 危  安纯人  朱小雪  朱世达  朱英璜  朱宪超  次仁顿珠(藏) 毕 华(女) 江央平措  江宛棣(女) 江雷红(女) 汤 杰  汤柏生  汤德馨  许 钧  齐平景  何 川  何世平  何恩培  余中先  吴文智  吴水姊(女,朝) 吴伟雄  吴启忠  吴启金  吴希曾  吴志强  吴国良  吴 洪  吴晓云  吴 澄  宋协毅  张乃惠  张文力  张文成  张世斌  张永超  君良  张志祥  张和平(彝) 张学松  张建华  张金桐  张雨金(女) 张南军  张春柏  张柏然  张树华  张相铭  张美芳(女) 张菊珍(女) 张援远  张 琦(女) 张慈贇  张福生  张德禄  李 丹  李公昭  李卡宁  李亚舒  李均洋  李国清  李建辉  李明馥(朝) 李朋义  李振国  李晓红(女) 李晓棣(女) 李培进  李渝凤(女) 杜广亮  杜瑞清  杨 平(女) 杨 东  杨宇杰(女) 杨秀玲(女) 杨国强  杨 忠  杨俊峰  杨信彰  杨 柳(女) 杨 树 杨晓荣(女) 杨德炎  沈蓓莉(女) 肖玉林  肖彤岩  肖俊明  肖晓明(女) 苏启运  连真然  邱举良  阿力木·沙比提(维) 阿去克(维) 陆谷孙  陈九皋  陈小文  陈小慰(女) 陈正发      陈宏薇(女) 陈建华  陈忠良  陈炳发  陈海若  陈爱国  陈道明  陈德鸿  陈慧芬(女) 周玉忠  周 红(女) 周宗敏  周 波  周树春  孟志敏(女) 屈六生  帕尔哈提(维) 帕尔哈提·努尔(维) 旺 堆(藏) 林本椿  欧建平  罗明辉  罗选民  范 飞  范守义  郑体武  郑甦春  金圣华(女) 金娅娜(女) 金惠康  金熙德  侯明古  侯贵信  修 刚  冒国安  南 亿(朝) 哈图卓日克(蒙) 姚暨荣  姜永刚  姜炳信  姜秋霞(女) 施燕华(女) 柏敬泽  洛桑土美(藏)洪成宗  洪志富  洪增流  胡孝申  胡宗锋  赵文利  赵汉生  赵松毓(白) 赵珠元  赵常谦  赵登明  赵锦文  郝克琦(女) 郦伯贤  钟建国  唐闻生(女) 唐 瑾(女) 夏 洪  夏 琦  徐仲伦  徐式谷  徐炳勋  徐真华  徐新民  晏 勤  柴方国  袁洪庚  贾马力·伊明(维) 贾砚丽(女) 郭凤山  郭业洲  郭建中  郭建民  郭俊峰  郭晓勇  顾 犇  高文杰  高曙光  宿久高  屠国元  常 勇  曹卫洲  曹明伦  梁 音  梅 花(女,蒙) 盛 之  盛亦来  盛宏至  章祖德  雪克热提(维) 黄友义(回) 黄天源  黄长奇(女) 黄伟强  黄 列(女,满) 黄 江  黄甫芳(壮) 黄国文  黄振定  黄 勤  黄源深  傅勇林  景湛国  程福惠(女) 童孝华  舒启全  蒋仁祥  蒋坚松  谢天振  谢地坤  辜正坤  韩建国  蓝仁哲  解景芳  雷湘平(女) 靳晓明  鲍世修  廖七一  廖 东  熊玉有(苗) 蔚 玲(女) 蔡玉兰(女) 蔡国枫  蔡祖铭  谭宏凯  谭秀珠(女) 潘炳信  黎 导    穆哈德斯·卡地力拜克(哈) 穆 雷(女,满) 衡孝军  戴炜栋

名誉会长 

黄华  爱泼斯坦  季羡林

名誉理事(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蒙  王树森  王效贤(女)  王新善  王耀臣  冯世则  刘品大  刘祖慰  刘重德  刘德有  孙天义  孙绳武  安淑渠(女)  朱谱萱  许磊然(女)  过家鼎  齐宗华(女)  何卓云  何锡麟  吴文焘  吴克良(女)  张庆年(女)  张香山  李大万(朝)  李文俊  李佩(女)  李顺然  李莎(女)  李鸿范(蒙)  杨武能  杨宪益  杨绛(女)  沈苏儒  沙博里  阿不都沙拉木•阿巴斯(维)  陈必娣(女)  陈冰夷  陈宏  屈洪  易克信  林林  金万善(朝)  洛布桑(蒙)  胡启恒(女)  草婴  赵仲元  涂纪亮  唐笙(女)  徐坚  高莽  屠岸  章琨  绿原  黄阿玲  傅加平  程镇球  董宁川  裘克安  赖恬昌  樊以楠  冀朝铸  戴鸣钟  魏荒弩  魏璐诗(女)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宋书声  林戊荪  浦寿昌  阎明复

会长 

刘习良

第一常务副会长 

赵常谦

常务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丹珠昂奔(藏)  韦建桦  任吉生(女)  施燕华(女)  唐闻生(女)  郭晓勇  蔡祖铭

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祖诒  尹承东  石坚  刘忠原  朱英璜  吴希曾  张柏然  李丹  李亚舒  杜瑞清  杨德炎  邱举良  周树春  修刚  哈图卓日克(蒙)  曹卫洲  黄友义(回)  黎导  戴炜栋 

常务理事(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祖诒  丹珠昂奔(藏)  尹承东  韦建桦  石坚  任吉生(女)  刘习良  刘忠原  孙承唐  朱英璜  吴启金  吴希曾  张世斌  张柏然  张援远  李丹  李亚舒  李朋义  杜瑞清  杨德炎  肖晓明(女)  邱举良  周树春  修刚  哈图卓日克(蒙)  施燕华(女)  赵常谦  唐闻生(女)  徐式谷  徐新民  晏勤  郭晓勇  曹卫洲  黄友义(回)  韩建国  蔡祖铭  黎导  戴炜栋 

秘书长 

黄友义(回)(兼)

名誉会长

黄华  爱泼斯坦  季羡林

名誉理事  (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 蒙  王树森  王效贤(女) 王新善  王耀臣  冯世则  刘品大  刘祖慰  刘重德  刘德有  孙天义  孙绳武  安淑渠(女) 朱谱萱  许磊然(女) 过家鼎  齐宗华(女) 何卓云  何锡麟  吴文焘  吴克良(女) 张庆年(女) 张香山  李大万(朝) 李文俊  李 佩(女) 李顺然  李 莎(女) 李鸿范(蒙) 杨武能  杨宪益  杨 绛(女) 沈苏儒  沙博里  阿不都沙拉木·阿巴斯(维) 陈必娣(女) 陈冰夷  陈 弘  屈 洪  易克信  林 林  林丽韫(女) 金万善(朝) 洛布桑(蒙) 胡启恒(女) 草 婴  赵仲元  涂纪亮  唐 笙(女) 徐 坚  高 莽  屠 岸  章 琨  绿 原  黄阿玲  傅加平  程镇球  董宁川  裘克安  赖恬昌  樊以楠  冀朝铸  戴鸣钟  魏荒弩  魏璐诗(女)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宋书声  林戊荪  浦寿昌  阎明复

会长

刘习良

第一常务副会长

赵常谦

常务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丹珠昂奔(藏) 韦建桦  任吉生(女) 施燕华(女) 唐闻生(女) 郭晓勇  蔡祖铭

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祖诒  尹承东  石 坚  刘忠原  朱英璜  吴希曾  张柏然  李 丹  李亚舒  杜瑞清  杨德炎  邱举良  周树春  修 刚  哈图卓日克(蒙) 曹卫洲  黄友义(回) 黎 导  戴炜栋 

常务理事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祖诒  丹珠昂奔(藏) 尹承东  韦建桦  石 坚  任吉生(女) 刘习良  刘忠原  孙承唐  朱英璜  吴启金  吴希曾  张世斌  张柏然  张援远  李 丹  李亚舒  李朋义  杜瑞清  杨德炎  肖晓明(女) 邱举良  周树春  修 刚  哈图卓日克(蒙) 施燕华(女) 赵常谦  唐闻生(女) 徐式谷  徐新民 晏 勤  郭晓勇  曹卫洲  黄友义(回) 韩建国  蔡祖铭  黎 导  戴炜栋 

秘书长

黄友义(回)(兼)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理事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树德  丁祖诒  丁 晶(女) 丁衡祁  于平安(女) 于 涛  丹珠昂奔(藏)区 鉷  孔令锦  尹承东  方祥生  方梦之  毛思慧  王凤祥  王东风  王 宁  王平庚  王正仁  王立弟  王众一  王刚毅  王 红(女) 王克非  王宏印  王金铃  王 复(女) 王 宾  王景堂  王誉公  韦建桦  仝保民  冯 源(女) 卢 敏  叶星踪  叶荣鼎  白开元  石 坚  边彦耀  买买提·艾力(维) 仲伟合  任吉生(女) 关富玲(女) 刘习良  刘云波  刘开华  刘和平(女) 刘忠原  刘保春  刘树森  刘洊波  刘贵云  刘晓东  刘瑞祥  刘靖之  华先发  华留虎  吕国军  吕 俊  孙文方  孙艺风  孙光成  孙守义  孙迎春  孙承唐  孙继文  孙致礼  孙锡远  安 危  安纯人  朱小雪  朱世达  朱英璜  朱宪超  次仁顿珠(藏) 毕 华(女) 江央平措  江宛棣(女) 江雷红(女) 汤 杰  汤柏生  汤德馨  许 钧  齐平景  何 川  何世平  何恩培  余中先  吴文智  吴水姊(女,朝) 吴伟雄  吴启忠  吴启金  吴希曾  吴志强  吴国良  吴 洪  吴晓云  吴 澄  宋协毅  张乃惠  张文力  张文成  张世斌  张永超  君良  张志祥  张和平(彝) 张学松  张建华  张金桐  张雨金(女) 张南军  张春柏  张柏然  张树华  张相铭  张美芳(女) 张菊珍(女) 张援远  张 琦(女) 张慈贇  张福生  张德禄  李 丹  李公昭  李卡宁  李亚舒  李均洋  李国清  李建辉  李明馥(朝) 李朋义  李振国  李晓红(女) 李晓棣(女) 李培进  李渝凤(女) 杜广亮  杜瑞清  杨 平(女) 杨 东  杨宇杰(女) 杨秀玲(女) 杨国强  杨 忠  杨俊峰  杨信彰  杨 柳(女) 杨 树 杨晓荣(女) 杨德炎  沈蓓莉(女) 肖玉林  肖彤岩  肖俊明  肖晓明(女) 苏启运  连真然  邱举良  阿力木·沙比提(维) 阿去克(维) 陆谷孙  陈九皋  陈小文  陈小慰(女) 陈正发  陈 军  陈宏薇(女) 陈建华  陈忠良  陈炳发  陈海若  陈爱国  陈道明  陈德鸿  陈慧芬(女) 周玉忠  周 红(女) 周宗敏  周 波  周树春  孟志敏(女) 屈六生  帕尔哈提(维) 帕尔哈提·努尔(维) 旺 堆(藏) 林本椿  欧建平  罗明辉  罗选民  范 飞  范守义  郑体武  郑甦春  金圣华(女) 金娅娜(女) 金惠康  金熙德  侯明古  侯贵信  修 刚  冒国安  南 亿(朝) 哈图卓日克(蒙) 姚暨荣  姜永刚  姜炳信  姜秋霞(女) 施燕华(女) 柏敬泽  洛桑土美(藏) 洪成宗  洪志富  洪增流  胡孝申  胡宗锋  赵文利  赵汉生  赵松毓(白) 赵珠元  赵常谦  赵登明  赵锦文  郝克琦(女) 郦伯贤  钟建国  唐闻生(女) 唐 瑾(女) 夏 洪  夏 琦  徐仲伦  徐式谷  徐炳勋  徐真华  徐新民  晏 勤  柴方国  袁洪庚  贾马力·伊明(维) 贾砚丽(女) 郭凤山  郭业洲  郭建中  郭建民  郭俊峰  郭晓勇  顾 犇  高文杰  高曙光  宿久高  屠国元  常 勇  曹卫洲  曹明伦  梁 音  梅 花(女,蒙) 盛 之  盛亦来  盛宏至  章祖德  雪克热提(维) 黄友义(回) 黄天源  黄长奇(女) 黄伟强  黄 列(女,满) 黄 江  黄甫芳(壮) 黄国文  黄振定  黄 勤  黄源深  傅勇林  景湛国  程福惠(女) 童孝华  舒启全  蒋仁祥  蒋坚松  谢天振  谢地坤  辜正坤  韩建国  蓝仁哲  解景芳  雷湘平(女) 靳晓明  鲍世修  廖七一  廖 东  熊玉有(苗) 蔚 玲(女) 蔡玉兰(女) 蔡国枫  蔡祖铭  谭宏凯  谭秀珠(女) 潘炳信  黎 导  穆哈德斯·卡地力拜克(哈) 穆 雷(女,满) 衡孝军  戴炜栋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名誉会长、名誉理事、顾问、领导机构成员和理事名单

名誉会长

黄华  爱泼斯坦  季羡林

名誉理事(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树森  王效贤(女) 王新善  王耀臣  冯世则  刘品大  刘祖慰  刘重德  刘德有  孙天义  孙绳武  安淑渠(女) 朱谱萱  许磊然(女) 过家鼎  齐宗华(女) 何卓云  何锡麟  吴文焘  吴克良(女) 张庆年(女) 张香山  李大万(朝) 李文俊    佩(女) 李顺然    莎(女) 李鸿范(蒙) 杨武能  杨宪益    绛(女) 沈苏儒  沙博里  阿不都沙拉木·阿巴斯(维) 陈必娣(女) 陈冰夷          易克信      林丽韫(女) 金万善(朝) 洛布桑(蒙) 胡启恒(女)     赵仲元  涂纪亮    笙(女)                 绿    黄阿玲  傅加平  程镇球  董宁川  裘克安  赖恬昌  樊以楠  冀朝铸  戴鸣钟  魏荒弩  魏璐诗(女)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宋书声  林戊荪  浦寿昌  阎明复

领导机构成员名单

会长

刘习良

第一常务副会长

赵常谦

常务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丹珠昂奔(藏) 韦建桦  任吉生(女) 施燕华(女) 唐闻生(女) 郭晓勇  蔡祖铭

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祖诒  尹承东      刘忠原  朱英璜  吴希曾  张柏然      李亚舒  杜瑞清杨德炎  邱举良  周树春      哈图卓日克(蒙) 曹卫洲  黄友义(回)     戴炜栋 

常务理事(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祖诒  丹珠昂奔(藏) 尹承东  韦建桦  石坚  任吉生(女) 刘习良  刘忠原  孙承唐  朱英璜  吴启金  吴希曾  张世斌  张柏然  张援远  李丹  李亚舒  李朋义  杜瑞清  杨德炎  肖晓明(女) 邱举良  周树春  修刚  哈图卓日克(蒙) 施燕华(女) 赵常谦  唐闻生(女) 徐式谷  徐新民  晏勤  郭晓勇  曹卫洲    黄友义(回) 黄宝生  韩建国  蔡祖铭  黎导  戴炜栋 

秘书长

黄友义(回)(兼)

副秘书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仝宝民  吴水姊(女,朝鲜族)  张世斌  张援远  李振国  陈小文  罗选民  赵文利  姜永刚  贾砚丽(女)  曾静平  蔡国枫

理事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树德  丁祖诒    晶(女) 丁衡祁  于平安(女)     丹珠昂奔(藏)     孔令锦  尹承东  方祥生  方梦之  毛思慧  王凤祥  王东风      王平庚  王正仁  王立弟  王众一  王刚毅    红(女) 王克非  王宏印  王金铃    复(女)     王景堂  王誉公  韦建桦  仝保民    源(女)     叶星踪  叶荣鼎  白开元      边彦耀  买买提·艾力(维) 仲伟合  任吉生(女) 关富玲(女) 刘习良  刘云波  刘开华  刘文飞  刘和平(女)刘忠原  刘保春  刘树森  刘洊波  刘贵云  刘晓东  刘瑞祥  刘靖之  华先发  华留虎  吕国军      孙文方  孙艺风  孙光成  孙守义  孙迎春  孙承唐  孙继文  孙致礼  孙锡远      安纯人  朱小雪  朱世达  朱英璜  朱宪超  次仁顿珠(藏)   华(女) 江央平措  江宛棣(女) 江雷红(女)     汤柏生  汤德馨      齐平景      何世平  何恩培  余中先  吴文智  吴水姊(女,朝) 吴伟雄  吴启忠  吴启金  吴希曾  吴志强  吴国良      吴晓云      宋协毅  张乃惠  张文力  张文成  张世斌  张永超  君良  张志祥  张和平(彝) 张学松  张建华  张金桐  张雨金(女) 张南军  张春柏  张柏然  张树华  张相铭  张美芳(女) 张菊珍(女) 张援远    琦(女)   慈贇  张福生  张德禄      李公昭  李卡宁  李亚舒  李均洋  李国清  李建辉  李明馥(朝) 李朋义  李振国  李晓红(女) 李晓棣(女) 李培进  李渝凤(女) 杜广亮  杜瑞清    平(女)     杨宇杰(女) 杨秀玲(女) 杨国强      杨俊峰  杨信彰    柳(女)     杨晓荣(女) 杨德炎  沈蓓莉(女) 肖玉林  肖彤岩  肖俊明  肖晓明(女) 苏启运  连真然  邱举良  阿力木·沙比提(维) 阿去克(维) 陆谷孙  陈九皋  陈小文  陈小慰(女) 陈正发      陈宏薇(女) 陈建华  陈忠良  陈炳发  陈海若  陈爱国  陈道明  陈德鸿  陈慧芬(女) 周玉忠    红(女) 周宗敏      周树春  孟志敏(女) 屈六生  帕尔哈提(维) 帕尔哈提·努尔(维)   堆(藏) 林本椿  欧建平  罗明辉  罗选民      范守义  郑体武  郑甦春  金圣华(女) 金娅娜(女) 金惠康  金熙德  侯明古  侯贵信      冒国安    亿(朝) 哈图卓日克(蒙) 姚暨荣  姜永刚  姜炳信  姜秋霞(女) 施燕华(女) 柏敬泽  洛桑土美(藏) 洪成宗  洪志富  洪增流  胡孝申  胡宗锋  赵文利  赵汉生  赵松毓(白) 赵珠元  赵常谦  赵登明  赵锦文  郝克琦(女) 郦伯贤  钟建国  唐闻生(女)   瑾(女)         徐仲伦  徐式谷  徐炳勋  徐真华  徐新民    勤柴方国  袁洪庚  贾马力·伊明(维) 贾砚丽(女) 郭凤山  郭业洲  郭建中  郭建民  郭晓勇      钱满素(女)  高文杰  高曙光  宿久高  屠国元      曹卫洲  曹明伦        花(女,蒙)     盛亦来  盛宏至  章祖德  雪克热提(维) 黄友义(回) 黄天源  黄长奇(女) 黄伟强    列(女,满)     黄甫芳(壮) 黄国文  黄宝生  黄振定      黄源深  傅勇林  景湛国  程福惠(女) 童孝华  舒启全  蒋仁祥  蒋坚松  谢天振  谢地坤  辜正坤  韩建国  蓝仁哲解景芳  雷湘平(女) 靳晓明  鲍世修  廖七一      熊玉有(苗)   玲(女) 蔡玉兰(女) 蔡国枫  蔡祖铭  谭宏凯  谭秀珠(女) 潘炳信      穆哈德斯·卡地力拜克(哈)   雷(女,满) 衡孝军  戴炜栋

 

●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领导机构主要成员简介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宋书声 译审,历任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室副主任、主任、副局长,19808月至19967月任局长,曾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会长。从1949年起一直从事翻译工作,主要是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1953年至1955年参与《斯大林全集》翻译工作的组织和领导。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主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的翻译工作。除组织领导工作外,直接参加马恩列斯三部全集部分卷次的翻译、定稿和审稿工作,其中主要有:《斯大林全集》第211卷的翻译,第3卷的定稿,《列宁全集》第一版第35卷的定稿,《马恩全集》第一版多卷的部分审稿,《列宁全集》第二版第61117283135(部分)、49卷的审稿。翻译《马克思主义论国家》,重校《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第2编(大部分)、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几篇重要书信,审校《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恩全集》第二版第344849卷。主持编辑第一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本)。参加国外一些重要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工作,其中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胜利与悲剧—斯大林政治肖像》(第12卷)、《我这代人的见证—关于斯大林的思考》等。有多篇论文发表。

林戊荪 高级编辑。《中国翻译》杂志主编。曾任《北京周报》副总编和负责人、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全国翻译专业高级评委会主任、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国际译联理事。曾长期从事对外传播工作,翻译出版过《孙子、孙膑兵法》,参与翻译《南京大屠杀》、《丝绸之路》、《论语》等。

浦寿昌 曾长期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担任英文主译。曾参与《毛泽东选集》第1~5卷及党和国家重要文件的英译文定稿工作;曾任周恩来总理秘书、外交部副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摩洛哥王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等职。

阎明复 曾任民政部副部长、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华慈善总会会长。20世纪5060年代,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主要俄文翻译。参加过《毛泽东选集》第5卷俄文版的翻译和定稿工作,并有《劳动经济学》、《苏联工会工作讲座》、《国际工人运动史》等译著。

会长

刘习良 1953年至1957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西班牙语。毕业后,留校任教。1958年,进入该校高级翻译班深造。1960年至1979年,在北京电台(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拉丁美洲广播部西班牙语组任翻译、播音员、编辑、记者、拉丁美洲部副主任。19826月,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19864月至19879月,任国际台代理台长。19909月,任广播电影电视部总编室主任。19915月,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分管广播电视宣传和对外交流工作。199710月,退居二线。现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并在中国传媒大学担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曾长期从事口译工作,翻译出版过大量西班牙和拉美国家的文学作品,并参加过党和政府重要文件以及《毛泽东选集》第1235卷西班牙文版的翻译和审稿工作。此外,曾发表《汉译西中动词时态的运用》、《翻译生涯三十年》、《文学翻译杂谈》,并编有《汉译西基础》讲义等。

第一常务副会长

赵常谦 曾任外文出版社副总编辑、社长、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常务副局长。曾参加译、校、审订乌尔都文版《毛泽东选集》第12345卷。主要译著有:纪实文学《布托——死牢中的笔记》、长篇自传《东方女儿》、长篇小说《罪与恨》等。

常务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丹珠昂奔 藏族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局长、中国译协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主任。2004年任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曾任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所所长、藏学系主任、副校长。多年从事藏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著作有《藏族神灵论》、《佛教与藏族文学》、《藏族文化散论》、《藏族文化志》、《藏族文化发展史》、《吐蕃史演义》、《遥远的莫斯科》等;主编《历辈达赖喇嘛、历辈班禅额尔德尼年谱》、《藏族大辞典》等。发表有《藏族古代伦理思想初探》、《藏族文化圈与格萨尔王传》等论文100余篇。发表过《在岁月脚下》等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多篇论文、小说被译为日文、英文、法文等。研究成果及著作曾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荣誉奖、中国图书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优秀著作奖等。

韦建桦 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译审。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工作。主持编译《马恩选集》中文第二版(四卷本)和《马恩全集》中文第二版(七十卷本)。在中央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要著作译文审核和校订课题组首席专家,十卷本《马恩文集》主编,并负责五卷本《列宁专题文集》编委会组织领导工作。除编译工作外,主要研究《马恩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事业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任吉生(女) 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主管外国文学编辑出版工作,负责外国文学书稿的终审。曾任中国译协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文学艺术翻译委员会副主任。翻译并发表过的主要文学作品有:《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任性的卡琴》《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等,与人合译的有《战争风云》、《富人,穷人》、《马亚一家》、《丛林故事》及《出版巨子》等。

施燕华(女)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班,随即到外交部工作。19711975年,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任我常驻代表、副代表外交活动的口译和他们在安理会等各种联合国会议发言的笔译任务。19751985年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期间,担任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的翻译。参加过中美建交谈判、中美关于美国售台武器问题联合公报的谈判,以及其他国家与我国的建交谈判。19851988年,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19891990年,任驻欧共体使团及驻比利时使馆参赞。19911994年,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担任笔译定稿。19941998年,任驻卢森堡大使。19982003年,任驻法国使馆公使衔参赞。现任外交部外语专家。主要译作有:合译并审校《命运悠关的决定》、《英迪拉·甘地和她的权术》、《豪门秘史》、《大座钟的秘密》,《企业家-世界名牌创始人小传》等及《第四帝国的崛起》、《领导者》部分章节。

唐闻生(女) 曾任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中国日报》副总编辑、铁道部外事局局长、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等职。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顾问。20世纪60-70年代在外交部工作期间,曾担任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副总理等领导人重要外事活动的主要英语翻译。1966年担任过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等国际会议的中英文同声传译工作。1971年担任我国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代表团的主要英语口译工作。曾为北京出版社翻译中英对照儿童读物10本。

郭晓勇 高级记者。现任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外文局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197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1980年至1982年科威特大学留学;2001年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1976年至2002年在新华社工作,其中1985年至1988年任新华社驻贝鲁特分社记者,相继参加亚运会报道、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建交报道和海湾战争报道,并任新华社赴海湾前线报道组组长;曾任新华社对外部阿文编辑室副主任,国内部经理室经理;参与创办《新华每日电讯》报,先后任总经理、副总编辑;1999年至2002年任新华社黑龙江分社代社长、社长等职;2002年底调中国外文局工作。曾发表大量新闻文字和摄影作品,代表作有:《扑不灭的反抗烈火》、《硝烟下的繁荣》、《历史性的时刻》、《征战硝烟——海湾战争采访纪实》、《从贝鲁特到哈尔滨》、《黑土龙腾跨世纪》、《梦蝶》等。主要翻译作品:小说《沙漠骑士安特尔》、《十三少年历险记》(合译);诗歌《再见吧,北京》、《人民有愿望》、《谜》等。

蔡祖铭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少将。中国译协副会长兼军事科学翻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中华美国学会理事、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特约研究员。主要著作有:《美国军事战略研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简编》等。主要译著有:《导弹时代的战略》、《大战略》、《军事战略》和《下一次战争》等。

秘书长

黄友义 中国译协法人代表,译审、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系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译协副会长、国际译联理事、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译著包括美国文学名著《名利场大火》、《马歇尔传》和《无冕之王》。主要作品为对外介绍中国各个方面的中译英图书,如《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加入WTO与经济改革〉、《千年古都西安》、《中国长城》、《中国旅游》、《中国玉器》以及《聊斋志异选编》等。此外还完成了数百万字的中译英书稿核定工作。曾参加党政文件和领导人讲话的翻译工作、主持编写《汉英外事工作常用词汇》。现为《中华大文库》丛书(汉英对照)编委会副主任、《英语世界》编辑顾问。